摩洛哥

杨福家院士学生优秀与否不能简单用分数衡量


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 http://www.czktmy.com/

本文首发于上海科技报

近日,全国首家研究生思政教育基地在杨浦区揭牌成立,由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院士风采馆共同设立的这个基地成为“区校联动、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在揭牌仪式后,杨福家院士带来的一场名为“不同院校,站不同岗”的讲座,给了师生们很多启迪。

摄影:左蕴琦

摄影:吴苡婷

选择学校应更看重兴趣爱好

面对目前家长对教育焦虑的现状,杨福家指出,很多人长时间认为,中国的院校就是北大、清华、复旦等几所名校,其他学校都是比较差的,但这些名校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学校。学生也是这样的,学生的差异不在于分数,院校的差异不在于名气,不能说考分就是优秀的学生,考50分就是差学生,学生优秀与否不能简单用分数衡量。

摄影:左蕴琦

杨福家介绍说,美国的高等院校分3种类型:一类是研究型大学,只占3%,复旦、北大、清华就属于这一类;职业型学校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职,占了60%;还有一般性的院校,也就是中国家长们看不起的院校,占到37%。美国人对于学校的选择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杨福家说,自己认识一个女孩,她的水平完全可以进哈佛大学,但她却选择了烹饪学院。这个学校也非常有名,毕业生未来可以去美国有名的饭店专门去做艺术蛋糕,学校有一句口号“我们讨论美餐,世界会聆听”。美国有大量听上去很普通的学院,但是却很厉害,比如他的老师卢鹤绂教授,曾经被邀请去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教书,这所学校的本科在全世界排第三。另外,美国的阿姆赫斯特学院也很有名,那里的校友有美国第30任总统和摩洛哥亲王。

杨福家回忆说,自己曾经有个大学同学特别爱磨玻璃,可以帮人配眼镜。后来有教授把他介绍到了南京天文台,他参与建造了当时我国最需要的高倍率望远镜。

科学和人文从来没有分离过

杨福家是享誉全球的著名科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中国文史馆馆员。杨福家说,中国文史馆馆员在全国只有62个人,而全国的两院院士有多人,所以他很荣幸。

“钱学森之问”是教育界很关心的话题,杨福家说,当时钱先生和温家宝总理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钱学森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文理结合不够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一个有科学创造能力的人,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杨福家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对他的培养:“他让我学理科的同时送我去学画画、学音乐,同时还要把科学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开拓了科学创新的思路。科学创新不单单靠逻辑推理,科学创新在萌芽的时候在于形象思维,在于大跨度地联想,这些会给人启发、产生灵感。有了灵感,按照逻辑思维去推算,并设计实验加以证实,从而有了创新。”

杨福家非常推崇有人文情怀的博雅教育。他回忆起一位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学生对他的讲述:这位学生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理工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前两年没有任何科学类的课程,其中3个学期都有一门课程叫做文化理想价值观。在这门课程里,学生不仅要学习西方的传统经典,而且还要接触世界其他文化的代表人物与经典著作,例如中国的孔孟之道。课程的中心围绕着“人何以为人”这一主题展开,无论学生将来学习什么专业,都需要首先回答这个问题。

为人最要紧的是“爱国”

杨福家说,做人第一关键是要爱国。他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年11月在新疆拍摄的照片:当时室外温度是零下30℃。照片上的几个穿军大衣的人都是我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其中有邓稼先、于敏、陈能宽等。因为工作需要,他们在新疆整整“关”了3年。

杨福家介绍说,张爱萍将军对于邓稼先的评价非常高:“一个科学家能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他的祖国,使得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自豪、骄傲的呢?”被誉称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曾经说过:“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人欺侮。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朴素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一直是我的精神动力。”杨福家以此来勉励师生们努力工作,为国家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张首晟院士最新演讲:放眼全球,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见素抱朴的科学人生——访上海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

青松宜晚岁丹心在玉壶!汪品先院士与他的科学情怀

院士贺林:我们如何活到岁

科坛春秋(上海十大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jianicar.com/rdmz/1590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