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4月初,象山珠山户外俱乐部应宁海户外公益联盟的邀请,将去参加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千里走宁海”之梁皇山环线徒步行。因家有事,一直不敢报名,直到报名截止才下了决心。宁海的山水是我久仰的。虽然前几年也到宁海参加过市分行组织的登山比赛,参加过《潘天寿作品选》、《前童古镇》邮票首发式,也与家人到宁海游玩过几次,但真正触及一草一木还是第一次。4月10日早上6时30分,我们一行80人分乘两辆大巴车,在组织者王良庆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宁海前童镇出发,7时50分到达此次徒步行起点一一前童镇沈坑岙村。由于活动还没有开始,我就四处走走,看看周围的风景与植物。此时一位宁海户外公益联盟的联络员走过来说,可以进村庄看看石屋、古树,等一下还要在古树下集合出发。在联络员的指引下,在村庄转了一圈,来到古树广场前。好家伙,几株千年苦槠虽然已中空开裂,但仍然生机勃勃,有的正在孕育花序,将要开花。与张工折了一枝花序,拍个照留下存图。8时15分,宁海、象山户外等多人集中在古树广场,主办方负责人“大公主”美女在做活动前动员讲话。我与小微、穿越等看到旁边有一株正在花期的中华猕猴桃,也顾不了那么多,对着此株猕猴桃就拍了起来,直至出发,我们才跟上队伍,但已成了压队队员了。活动前没有注意我们象山草木群有多少人来宁海,后才发现共有7人参加此次活动。我与珊青妹妹在后,边走边拍,路边、小溪边的植物实在太多,目不暇接。博落回、虎杖、掌叶覆盆子、天仙果、酸藤子属、安息香属、连蕊茶属等植物在早晨的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进入山谷,一条小溪横在中间,大家在过河时玩水、拍照不亦乐乎。张工还走到一条山谷里观察植物。
遇到几个东道主美女、小孩,向我示好,我也乐得有伴,边观察植物边给她们拍照。但我走得实在太慢,珊青妹妹怕跟不上队伍,自顾去追赶张工、穿越他们去了。
山谷两边植物十分丰富。满山的映山红、马银花让你审美彼劳,但也给登山的人们一个极好的欣赏机会。看看她们是如何与花比美的。一路上见到不少似南烛的植物,与张工分析估计是江南越桔,后经叶喜阳老师确认证实是江南越桔(米饭花)。海桐花属的海金子很喜欢生长在林荫下,此次见到的海金子只有花蕾。远处悬崖边一株叶子似野生猕猴桃的蜡瓣花引起我的注意,由于无法靠近,只好用相机留下这张照片,经宁海简寂老师确认为蜡瓣花。开始真正上山,走了一段路,各路人马开始拉开距离,带小孩的人们也与大部队拉开了更长的距离。看到一对父母及家人背着一个三四岁小孩子行走,在中途休息时也拍了几张。一路上与几个胖男孩与其母亲交流,原来这些小孩都是当地人,平时都没有时间出来参加活动,此次是硬拉着走此次环线。也难为现在的小孩子,学习成主要任务,也变成了童年成长的负担,想想我们小时候,多么快乐自在成长。山谷中藤类植物多了起来,疑是五指那藤的野木瓜属植物,经叶喜阳老师确认为尾叶那藤。这货把各条山谷都霸占了,假如都结果会是什么一个盛况呢?野生的中华猕猴桃,与众多的尾叶那藤争抢着阳光,虽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群落,但一路上能看到其身影,说明仍争得一席之地。鸡血藤属的香花鸡血藤也是此山的主人,虽然没有看到较大的植株,但随处可见老叶与嫩叶共生的植株。云实、春云实也是这里的宿主,虽然植株不是很多,但能攀附在各种植物上生长,说明其生命力也非同小可。开始进入一段高大杉木林为主的登山路,林荫下,登山的人们休息,喝水吃东西,补充能量。原先几个与我结伴的小孩子因我边拍植物边走,被他们拉开距离现在又被我追上了,我一直跟后,并鼓励他们。想不到待赶上他们的家人与之交流时,才知道他们父(母)故意走在前面,让小孩子无法打退堂鼓,可见为人父母亲的用心。走了三分之一,很多登山小伙伴问我到山顶了没有,我说快了,其实我也没有来过,只有这样回答他们。一条小狗与一家人也来登山,看到有人家吃东西也不管主人同意不同意,上来就抢,惹得大家发笑。登山路沿一条小溪继续上行,植物也开始出现变化,除了藤类植物,百合科、堇菜属、景天、苔藓、兰科等植物也多了起来,但多以林下或林荫植物为主。沿途看到了这种一柱多用的地理标志柱,横截面上标注所在地名、海拔高度,指示不同方向及里程等内容,很是实用,宁海登山步道建设走在全国行列名不虚传。快走到山顶看到一母亲牵着一个两、三岁小孩在走路,我不想打扰她们,只在后面偷偷拍了几张作为记录,感叹母爱的伟大。快到山顶有一个水塘,里面有一些植物,一时弄不清先存照。水塘及路边有大片的萱草属植物。山顶平台上,宁海户外公益联盟的工作人员在指引我们行走的方向,大家休息片刻继续出发。山顶平台上是一处茶场,可能是雨水不足的原因,茶叶出芽率并不高,看着就像青黄不接的样子。路上遇到几个采茶妇女,也证实了清明前后确实没有多少可采的茶叶。山间公路两边有很多掌叶覆盆子、青榨槭、白栎、三花悬钩子,还有很多野樱桃,有的还在花期,有的挂着未成熟的青果。几个小青年见我在观察野樱桃,也过来摘几个吃,未想,一个未吃完就呸、呸、呸,说酸死了。开始下山,最后一个压阵收队的王老师也赶上来了,见我在观察一株高大的金钱松,问我是什么植物,我说是金钱松,我让他在树下留下美照。王老师伟岸的身姿与翠绿的金线松和谐如一。这里的金钱松,至少有几十株,显然是一个难得的群落。秋冬来临时,我想,此地一定是满树金黄,一路松针,一定很美。下山途中远眺,一山岙有十多户人家,各山上都建有防火线,这种用作预防山林火灾的自然屏障,在象山很难看到。下山途中看到一些植物,攀扶在树上,不太好观察,如似大血藤的植物,正值花期。进入竹林,林间有兔儿伞、博落回、油点草等林下植物。博落回全草有大毒,不可内服,主要作为治跌打损伤、关节炎、恶疮、蜂螫伤及麻醉镇痛、消炎等外用药。出的竹林,一处破败的石屋、石墙、石院等呈现在眼前,过了小溪,我们中餐地点到了(外辽村)。先头部队已吃好,正在休息。我们与宁海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最后吃年糕汤,一碗热汤下肚,心里暖烘烘的,早先的困乏一扫而光。我草草吃过中饭,就四处走动,发现这里原来是一个村庄,这是梁皇山景区的另一个入口或出口(外辽服务中心)。村里除保留部分旧建筑外,另外开发建设成为农家乐供游人使用。中餐后继续行走,进入梁皇山核心景区(碧潭寮斗游览区),山水绮丽,植物茂盛,在沿途仍然可以看到映山红、马银花等植物。碧波潭。相传梁宣帝避隐居外辽村时,这是他情有独钟的读书品茗处。行至梁皇茶寮处,有一观景平台,此处为三岔路口,往左可走仙桥飞渡(玻璃桥),沿小溪、深谷下去可观六潭九瀑(后来到了景区问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一条沿溪谷修建的观瀑栈道),往右是青云古道。但大家都不知道往哪走,只好在观景平台休息等领队引导。亚娣母子、小微、珊珊在观景平台休息中。我也不闲着,到处走走,发现栈道边上有一株开白色花的马银花,不知是山谷阳光影响,还是其他原因。但此株马银花在树叶空隙透过的阳光下显得仙气十足。王老师到了,指引大家往青云古道走,上至山顶是一观景平台(听瀑观云)。大家在观景台远眺山谷、观看仙桥飞渡(玻璃桥)、冲山滑道。感觉这种人为景观或设施,与自然风光格格不入,很难让喜欢山野的人满意。在观景台上发现悬崖边上有几株冬青属植物,经叶喜阳老师鉴定为厚叶冬青。此处的厚叶冬青与象山生长在海边的相比显得秀气、娇嫩,花序洁白。开始下山,进入梁皇仙踪游览区,下至半腰,植物又多了起来,大体与沈坑岙村山上相似,但也有一些与山谷相适应的植物,如瓜子金、软条七蔷薇、锈毛莓、绣线菊属、紫藤、常春油麻藤、白檀、光叶石楠、椿叶花椒、红楠等。下到山谷,一条小溪呈现眼前,溪边树木苍翠,流水叮咚,巨石造型各异。相传此是徐霞客开游及古人逗留之处,留下众多古迹。其中有彩石潭、霞客斗虎等景点。
继续行走,来到幽谷听泉浏览区,据说徐霞客曾在此打过华南虎,看看这个巨石像不像一只老虎。
在霞客斗虎处的溪边,还看到一株小叶白辛树。一树白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美女们也在各种石头上摆出各种美姿留个倩影。快到风景区出口处,云实已开花,江南越桔花挂满枝头。马银花、映山红仍然开得热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在景区合个影,记录此次徒步之行。我们除了足迹,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这些美丽的倩影。链接:梁皇山位于宁海县城西面11.4公里的前童古镇北部边境。主峰.2米。明崇祯的《宁海县志》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梁太清(—)末侯景作乱,陈霸先兵起,有王子避地于此,故名”,后改为梁皇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曾至此山游览,当年徐霞客都赞叹道:峰荣水连,木秀石奇。感谢部分师友提供图片,不一一鸣谢!特别感谢叶喜阳老师、简寂老师耐心的指教与鉴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jianicar.com/dlwz/15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