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媒体看岑巩贵州岑巩县工商联引领企业家


贵州岑巩县工商联:引领企业家为贫困学生圆梦

感谢各位叔伯,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安心上学了。”接过贵州楚俊达房地产开展有限公司董事、贵州恒胜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茂林的元钱,贵州省岑巩县思阳镇马坡村田坝组杨星低头哽咽地说道。立秋刚过,依旧火热。现场充满爱的画面让人感动、让人心疼。

今年6月,该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先富在带领工商联党员干部在思旸镇马坡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工作中,得知该村一名孤儿今年参加高考,并取得分的好成绩,当即联系思阳镇镇、村驻村领导,深入杨星家详细了解其生活情况及实际困难。了解得知杨星同学只能依靠民政低保维持生活后,大伙一方面对杨星同学取得好成绩表示祝贺,鼓励她填报好志愿,同时下定决心对杨星同学给予帮扶,圆其大学梦。为了让杨星同学安心学习,该县工商联积极号召倡议,贵州楚俊达房地产开展有限公司董事、贵州恒胜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茂林便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入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同意支助杨星同学。该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张峰及赵茂林一行6人再次来到马坡村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走访慰问杨星,赵茂林当场决定对年考入北方民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杨星同学,在大学期间每年无偿给予元资助,并签定帮扶协议,解决杨星同学大学期间的后顾之忧,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这才有了上面感人的一幕。“当前,正是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令的关键时期,希望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千企帮千村’行动中来,助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希望更多的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参与社会扶贫行动,为我县更多的贫困学子献爱心,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同时,也希望得到资助的孩子们珍惜机会,认真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张峰表示。据悉,近3年来,该县工商联以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为抓手,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共有7家民营企业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捐款49.4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名。(徐学练梁妮娜)

——中华工商时报

贵州岑巩:打造“扶贫云”实现智慧扶贫

家里有几口人,致贫原因是什么;获什么帮扶,现在收支状况……”近日,贵州岑巩县天星乡红星村“第一书记”沈春林打开手机APP,通过经纬度标识,确认贫困户的位置,结合照片,熟练地查看系统录入贫困户情况,一本有图有真相的扶贫账册跃然眼前。

这是岑巩县的“智慧扶贫云”系统,一块显示屏,一张岑巩地图,跳动的数据将贫困户家庭构成、收入来源、身体状况、住房状况等信息实时呈现出来……

“今年上半年,政府产业扶持元,养鱼1.5亩,在街上经营一家烧烤店,月收入在元以上,年脱贫不成问题了。”红星村芹上组贫困户何宗泽高兴地说,“年,获得危房改造资金元,新修了砖瓦房,获得学生帮扶款元……”

何宗泽一家的全部信息可以在“智慧扶贫云”系统上查询到。系统显示,他家有6口人,获得各项帮扶措施和月收入等情况,指标评估,他家已达脱贫标准。

“智慧扶贫云”平台是岑巩县的帮扶单位电子科大在“互联网+”方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于年开始打造的,年3月试运行,6月通过验收,在全县全面推广。这套掌上扶贫系统整合了全县各行业各部门资源,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有效监测评估,通过对家庭生产生活设施、经济来源方式、人员构成等方面的数据,精确分析致贫原因,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实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可视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工作人员通过触摸手机屏,可随时了解贫困村贫困户的各种信息和扶贫进展,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过去两眼一抹黑,现在思路清晰,扶贫工作一下子也有了‘抓手’。”提起这个“高大上”的系统,沈春林竖起了大拇指,“扶贫指挥部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对象,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增强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笔者了解到,“扶贫云”围绕精准识别,重点对全县68个贫困村户人,以及年至年已脱贫户人进行动态监测,融扶贫综合门户、贫困对象平台、指挥作战系统、资源调配平台、工作绩效评估等5个方面16个子系统的云架构体系,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建成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项目资金为重点的扶贫工作移动巡检系统。对贫困户和扶贫项目的定位已精准到村级,实现对扶贫项目随时抽查和随地核查。

“智慧扶贫云”系统还被用于发展现代智慧农业。第一个参与到“千企帮千村”行动的贵州思府牧业有限公司,利用这套智能设备,让猪场实现了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公司董事长郑培坤说,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视频查看养殖场每头猪是不是健康,工人是不是按时喂食,整个猪场度无死角,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水位控制器,能始终保持水槽的水在5厘米左右。猪喝一点就补一点,既节约水,又保证了猪正常饮水。”郑培坤告诉笔者,“养殖场年出栏生猪余头,年产值在万元以上,因为使用了全套智能设备,日常管理只有3至4人。”

据了解,“扶贫云”投入使用一年多来,记录了全县11个乡镇的贫困户情况,智能分析贫困户、贫困村的数据和制定最佳帮扶措施,让相关部门和扶贫干部动态掌握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资金拨付管理情况,也让群众体验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云服务”。(杨元彬)

——中国妇女报

贵州岑巩三本台账促驻村干部履职

为加强驻村干部管理,今年以来,贵州岑巩县建立三本台账增强驻村干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作用。

该县为每个驻村工作组配发民情台账簿,要求所有驻村干部将开展的驻村帮扶工作、群众最需解决的问题记入民情台账簿和个人民情日记本,进行动态跟踪反馈,并将民情台账记录情况作为驻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实绩台账,将驻村干部驻村帮扶计划、拟办实事等通过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作风台账,通过实地督查、发放问卷、召开会议等方式,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到岗情况和开展帮扶情况,将驻村干部工作、生活作风表现记入作风台账,并将其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舒选勇)

——中国组织人事报

岑巩:对处水利工程颁发产权证

“有了政府颁发的产权证,让我经营的水电站更有归属,不断增强了信心。”投资余万元兴建岑巩县水尾镇于河电站的返乡农民工黄俊德高兴地说。近年来,岑巩县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明晰工程权属,积极为水利工程颁发产权证书。

为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创新“五小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岑巩县进一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印发了《岑巩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破解管理责任主体不细化,受益的群众只管使用、管理不到位,效益不能有效发挥等难题,对小型水利工程实行发放“身份证”,解决工程维护经费,对全县小型水利工程采取承包、管理等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并统一制定颁发产权证,以产权证书的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位置、性质、管理方式、产权人和经营管理人、工程内容及效益等相关信息。

据悉,年以来,全县颁发产权证书本,其中明确为国有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处,社会投资者所有的17处,真正让工程有归属,管理有主体,维护有经费,效益能发挥,农民得实惠。(张能秋)

——黔东南日报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杨政权

编审:徐学练

编辑:陈竹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jianicar.com/xzqh/1584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