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教育#
开发孩子创造潜力:遵循创造性教育的原则,讲究创造性教育的方法。
父母对孩子进行创造性教育,主要是为了开发孩子创造潜力,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才干,形成孩子创造的志趣,促进孩子创造型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必须明确,全部工作要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并不是进行简单的创造发明的技能训练和急于出成果的教育。为此,整个教育过程都必须遵循创造性教育的原则、并讲究创造性教育的方法。
①探索性原则
许多父母只重视尽早让孩子多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和技能,如多识一些字,多背一些古诗等。有些读小学或中学的孩子的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考分,将来能否进市重点学校。我认为这些观念必须来个大转变。
父母必须学会设计,不只是让孩子知道某些科学的结论,更要注意让孩子通过活动、操作去体验、领略科学家如何探索、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孩子探索、实践、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有经验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就让孩子亲自去种植、栽培花、树,去做实验,教孩子做跟踪观察,记录在各种条件下植物生长的状况。
然后,归纳实验的结果。比如,在日本,电子玩具、教具已经相当普及了,可是专家们不主张让孩子多使用它们,因为孩子还很不懂电子原理,也就不会更好地去探索、发现。日本创造教育的专家园林由树子主张用孩子身边的事物,身边的科学来启迪孩子思考。
如:用纸张、木材、画笔等简单的东西来做教材,把有关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运用到创造性教育之中去。她认为孩子最富于创造性的,往往以超乎成人想象的敏锐目光来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他们经过探索会有许多令大人也会感到惊异的发现。
如:通过坐标与国旗的观察,一个四岁半的孩子尽管还不知道那些旗子是各个国家的国旗,他只是知道那是玩具小汽艇上的装饰旗。但他却讲出了自己许多的发现。
如:他发现国旗上用红颜色最多,使用星星的符号很多。他还发现了许多不太明显的特点。如:他指出在所有的棋子里,没有使用粉红色和灰色的旗子,有些国家国旗的图案都是一样的。(摩洛哥和印度尼西亚)有些国家旗子的符号一样,但颜色不同。(丹麦、芬兰、瑞典),有的国旗从上和从下看相同,(日本和以色列)等等。
这个事例,说明了创造性教育成功地贯彻了探索性的原则。探索性原则是创造性教育最基本的原则。
②兴趣性原则
孩子年龄越小,孩子的活动越是受兴趣的支配。凡是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孩子才容易产生积极性,有真正的积极性,就会产生真正的创造性。
父母必须特别留心孩子最早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孩子早期的兴趣可能成为将来科学的志向和事业心。
年轻的父母们,要充分发展您孩子的创造力,就要真正在培养与发展孩子各种有益的兴趣上下功夫。
应创设条件支持孩子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保证孩子有时间有场地有自由去进行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有专家认为,对孩子来说,在任何时候,发孩子的兴趣、求知欲、积极性,应该比给孩子某些知识技能的多少本身更重要。
如:孩子识字多、背九九表、没有兴趣,不理解的机械记忆,反而影响孩子入学以后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父母在孩子入学前重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为孩子未来的学习作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较顺利地解决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事实上,积极引导到创造性的学习研究活动中去,就能更好地发挥孩子的创造潜能,培养孩子创造的才干,形成孩子创造的志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jianicar.com/dlwz/16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