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pf.39.net/bdfyy/迷你棒系列的新书《刺猬选发型》和《斑马换新装》,有着迷你棒的一贯风格——让读者忍不住笑。刺猬先生做了这样的发型、那样的发型,最终却剃了光头,怎么会这样?黑白条纹的斑马小姐,试穿了这样的衣服、那样的衣服,最终挑选的却是和她原本皮肤一模一样的条纹衣服,似乎有点傻兮兮的——于是忍不住笑了。除了这种奇妙的幽默感,对我来说,这两本绘本还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们是我理想中的幼儿文学性别图景。女孩粉色、男孩蓝色?如果文字不提示这是一位刺猬先生,可能要晚许多,我才会意识到刺猬的性别。面对大部分发型,他都一脸见怪不怪的表情。那些蓬松的、卷曲的、可爱的发型,刺猬似乎都在说:“好像不错呀”。当然,刺猬先生并不总觉得无所谓,当他的发型变成歪歪扭扭几撮、稀稀拉拉几根的时候,会撇下嘴来,会担忧,会不高兴。不过,会因为发型担忧、不高兴的刺猬先生,倒是不会觉得粉色蝴蝶结很奇怪,扎着粉色皮筋的马尾时,也是一脸坦荡,刺猬先生也许并不觉得粉色蝴蝶结是独属于女性气质的符号。虽然当下粉色总是代表女性、可爱,但它作为一个自然的色彩,并不是生来就具有这些社会符号属性。17世纪中期,粉色还是欧洲贵族喜爱的颜色,因为制作粉色染料的原料稀缺,它便暗示着奢侈,还被认为是适合男孩的颜色,因为它更具有坚定和强烈的意味;直到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粉色才开始退出男性世界,因为工业化和技术发展,粉色染料已经变得廉价,粉色便逐渐成为粗俗的代名词;到20世纪50年代,经由美国的流行文化,比如梦露在影像中的粉色裙子、杰奎琳的粉色套装,粉色完全成为了女性化的符号,也被用于性别政治话语之中,“女孩粉色、男孩蓝色”的说法,正暗含着女性应有女性气质、男性要有男子气概的意味。穿粉色衣服的男贵族。Pierre-ThomasLeClerc绘于年穿上燕尾服的斑马小姐和粉色的性别隐喻演变史不同,燕尾服一直与“绅士”一词挂钩。燕尾服(Tuxedo)一词则源自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一处精英聚会地点TuxedoPark,在这里建立的Tuxedo俱乐部,汲取了英国18世纪前短后长样式骑马装,以及威尔士亲王时期男士饭后吸烟时的着装灵感,设计了保留英国骑马装廓形的无尾Tuxedo,有时也被成为吸烟装(SmockingJacket)。20世纪30年代,女性影星MarleneDietrich在荧幕上穿上了燕尾服,60年代,YSL将“吸烟装”引入女性时尚浪潮。穿着燕尾服的女性,虽然也有追求“英气”,身披男装做木兰,融入男性价值体系的嫌疑,但至少她们也在证明服饰不应当成为独属于某个性别的符号。年电影《摩洛哥》中身着燕尾服的MarleneDietrich在《斑马换新装》里,斑马小姐并非借用燕尾服显示自己的“英气”,不借此追寻获得男性价值的认可,有时她穿燕尾服,但有时她也会穿蕾丝花边、百褶裙。对她而言,燕尾服和蕾丝花边衣服、百褶裙都只是普通的衣服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性别偏见”的困扰在当下,不抗拒粉色蝴蝶结的刺猬先生,以平常心穿上燕尾服的斑马小姐,他们的行动呈现了一种理想的性别状态:女性不“必须是什么样”或“应当是什么样”,男性也有同样的自由。是的,男性也是性别偏见的受害者。格雷森·佩里在《男性的衰落》中谈到,因为“标准男性”性别模板的存在,想要获得社会承认,男性也不得不朝着传统的“男子气概”做自我改造,不能脆弱,不能“娘娘腔”,即使这样,男性很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jianicar.com/ddqh/157535.html